安平古堡是台灣最早的要塞建築,是荷蘭人執政時期所建。這見證台灣近400年歷史的古城,因清兵破壞與英國軍艦炮轟炸毀,真正屬於荷蘭時期的遺跡,僅剩古堡前方外城南側城垣的磚牆殘壁、內城半圓堡壁古井、臺灣城殘蹟與百年老樹盤根了。
現今安平古堡內的建物,多為清朝後期及日本時代所建,包含史蹟紀念館、瞭望台與熱蘭遮城博物館,另有軍裝局石碑、古堡石碑、鄭成功塑像及古炮。由售票口進入後,可沿著右側的台階拾級而上,即可見史蹟紀念館,在明治29年(西元 1896年)時,本為日本人以磚砌建蓋的日本海關官舍及宿舍;至1930年時拆官舍改建洋樓,做為展覽場並接待外賓使用;到1975年才又重新整修為展示館。
古堡正前方另有座歐式洋樓,約建於清光緒17年(西元1981年),為當時的稅務司公館,昭和7年(西元1932年)日本人將洋樓改為史料館,而台灣光復後,亦曾做為安平區公所及邱永漢民藝館,至2009年才為現在的熱蘭遮城博物館。目前館內以現代化的視聽設備,以「情境重現」、「固若金湯」、「王城故事」及「片鱗半爪」4大主題,重現17世紀熱蘭遮城繁華的商業活動與市民生活;館內也詳細說明了古城堡的建築工法,並展示此處挖掘出土的考古文物,包含安平壺、漳州窯青花瓷、景德鎮卡拉克瓷等,並有互動式平臺,讓人可快速瞭解關於安平與臺灣的歷史故事。
緊鄰熱蘭遮城博物館旁,即為臺灣城(熱蘭遮城)殘蹟,因為當時並無水泥,因此整座城堡的「紅毛土」,是以糖水、糯米汁、牡蠣殼粉及砂調製,再使用紅磚疊建而成。斑駁的斷垣殘壁上老榕盤根交錯,綠意盎然的枝葉依然茂盛,仍可見古壁上的「鐵剪刀」遺跡,是當時為了鞏固樑壁用的「壁鎖」,預防壁面脫離而用。站在城牆前可想像當年的氣派與壯觀,如今充滿凜然的滄桑感,儘管飽經風霜,依然堅實渾厚。這由歲月累積的洗斂與剛毅,正說著一篇篇關於台灣過去的故事與史蹟。
參考來源: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